2017年9月16日下午,bat365第十九期院友沙龙在学院二楼咖啡厅举办。来自,中央军委、国家海洋局、北京市外事办、北京市社会工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电台、新华社、保利集团等单位的院友及部分在校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期沙龙的主讲人张志洲院友,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bat365教授,我司汪卫华老师担任主持人。
讲座开始,张志洲院友首先跟大家分享了多年来他在国际话语权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从最初对话语权问题的困局与出路的分析,到后来提出话语质量的概念,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国家对于话语权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张志洲院友对于话语权问题有了很多新的思考。话语权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70年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福柯的演说《话语的秩序》,首次明确提出了“话语即权力”的命题,将话语同权力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此后,社会学和文学使用话语权一词相对频繁,对于国际政治研究领域来说这还是一个新词。话语权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力”(power),而不是“权利”(right)。近年来谈论话语权的人很多,但许多媒体人,包括一些学者,从中文词“话语权”来判断,认为话语权是一种权利(right),这是一种是误解,话语权的英文词相对应的是discourse power。在我国实力崛起但同时面临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尤其是2008年以后,各行各业开始深切感受到国际话语权的缺失,比如有中国企业与澳大利亚有关方面谈判时发现没有铁矿石的定价权,中国媒体在国际舆论结构中感觉到没有媒体话语权,甚至时尚服装业也感觉到缺乏国际话语权,等等;在国家层面,国家的国际政治话语权也明显不足。“中国威胁论”花样翻新,甚嚣尘上,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崛起和发展道路有很多不理解和责难,“挨骂”成为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常态,这本身也是话语权不足的体现。
在张志洲院友看来,加强话语权不是简单提升经济、军事等物质性力量就可以实现的,“实力增强了话语权自然就会增强”的观点是经不起琢磨的。前些年国家更多地注重传播渠道建设和提升“话语音量”,他认为这些无疑非常重要,但在一个便捷传播的时代,话语的质量更为根本,于是他提出了“话语质量: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关键”这一命题。话语的质量包括概念的创新、范畴的确立、议题的设置、论证上科学的面貌、逻辑的严谨性与说服力等方面。中国在议题讨论上不能总是跟着西方跑,只做追随者,而要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人家讨论,掌握话语权才能赢得主导权。同时,中国要有自主的话语体系,逻辑上自圆其说,议题上贴近现实,外交政策背后要有一致性的理念,这是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非常重要的方面。话语建设当然也不能自说自话,而要注意“融通中外”。话语权建设与话语体系建设相辅相成。在列举和阐述了当前中国在学术、教育、意识形态等各领域国际话语权不足的困境后,他分析了增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出路所在,首先就要将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进行分类,掌握事实信息,搞清矛盾实质,然后才能制定对策。国家层面的政治话语权、各具体外交议题上的话语权、各行各业的话语权是不同的,因此要分多个层面。制度上要不断完善,培养人才,强化议题设置,构建统摄话语体系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对外话语表达上“融通中外”,在理论上认识到话语权不仅有话语性话语权,还有结构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道义性话语权等权力的源,实力的增长必不可少是由于能增强结构性话语权。最后,他概况道,在全球化时代,国家间战争越来越少甚至越来越不可能,“国际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话语权政治”,国家间之争通常起始于也终结于话语权之争;在话语权构建过程中,学术话语权是基础,政治话语权是核心,国家定位是关键;话语权的重要性可以这样来表述:“不费一兵一卒,胜却千军万马”。
在听过张志洲院友精彩的分享之后,在场的各位院友纷纷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就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比如在翻译工作的过程中,语言的转换同国家政治议题的脱节问题,词不达意往往不能讲好中国话语。在许多对外政策上,国家话语的模糊和议题的不明确,导致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也是话语权困境在现实中的具体表现。从事媒体工作的院友也指出,当下的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非常需要系统的、完备的话语体系来建立自信。在热烈的讨论当中,大家对于话语权困局与解决方法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国关院友沙龙”是由bat365院友会主办、面向全体国关院友的系列活动,目的是为院友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每期沙龙均就国内外热点议题,邀请一位业内院友或学院老师进行理性深入的分析,促进院友们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增强院友的凝聚力。目前,院友沙龙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九期,我们热情期待欢迎各位院友踊跃参与这项活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bat365院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