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7日下午,bat365第二十三期院友沙龙在学院二楼咖啡厅成功举办。来自《求是》杂志社、《环球时报》、《中国文化报》、北京市社会工委、北京外国语大学等20多位院友参加了本期沙龙。秋日午后,校园里道路旁的树木落叶簌簌,为当日的活动增添了几分诗意。
本期沙龙邀请到两位主讲人,第一位周庆荣院友,笔名老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们-北土城散文诗群”主要发起人,《星星·散文诗》名誉主编,《诗潮》编委。第二位王钦刚院友, 2001年起在证券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业余从事诗歌写作。译有«飞鸟集»(泰戈尔著,四川文艺出版社2017年)和«流萤集»(泰戈尔著,四川文艺出版社即出)。
中国文化报周刊中心主任,青年评论家杨晓华院友担任本期沙龙的主持人。
两位主讲人首先同大家分享了自己与诗歌的一些故事。周庆荣院友首先从诗歌的作用出发,论述诗歌与生命的关系。在他看来,诗歌是形而上的。人的情绪以多种方式表达,物质的承诺和物质性目的的实现,并不能让人感到安慰,所以诗歌很有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唯一性和独特性,这种特性被点燃的时候,就会成为我们的担当、我们的思想去影响别人。人需要创造的时候,要找到一种路径,将自己从生活里面拔出来。让自己尽量不倒下,不倒下需要内心的坚定,这是诗歌能帮助我们实现的。杜撰的尊严也是一种尊严,能让人感到自己依然有未来。
谈及诗歌与自己的关系,周庆荣戏称诗歌于他某种程度而言是一种“不务正业”。他认为,诗是人写的,无论内容是什么,都一定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诗歌是关乎人的生命的。卡夫卡讲:“人不是从下向上生长,而是从里向外生长。”人的成熟,人性的丰满,是要学会外生长,学会兼容,学会一只手握另一只手。这样言自由,言芸芸众生,不是悲悯,而是平等地握手,相互支撑,写好人这个字。他时常回归自然,在另一种生活形态中去思索。近年来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对“理想、远方、温度”这六个字有了更多的思考。最后他呼吁:为了让自己不再渺小下去,要从现在开始读诗。
另一位主讲人王钦刚院友,则是从自己的诗歌创作和研究经历出发,分享了他关于诗歌与生命的关系的看法。王钦刚院友以诗歌爱好者自居,但这种爱好已经贯穿了人生的三十多年。从青春时期创作的开始,到事业期的无奈放下,他对于诗歌的回归是在不惑之年完成的。在他看来,人到中年会面临很多苦闷,要消解这种苦闷,诗歌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讲至兴起,他与大家分享起了他翻译《飞鸟集》时候的故事,并现场对几个不同的译本进行了比对和说明。回顾起翻译新版本的那段时间,工作之余日复一日的坚持,周围亲友们的鼓励,在他看来那是一段非常宝贵的记忆。
除了翻译诗集,王钦刚院友对苏东坡和泰戈尔两位诗人的研究颇深。他在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于两位诗人的看法,尤其是对一些具体诗篇的理解,言语间无不展示出他对于诗歌深沉的热爱与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交流环节中,几位院友就诗歌作为文学样式的传承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院友指出,对于诗歌的传承,是我们文化自信的体现。中国人要回到自己的文化体系中来,不能东张西望,进退失据。要发掘诗歌中的底蕴和价值,一步一步开始做,总能慢慢带动文化的回归。人的生命就是诗歌,如果生命中能把诗歌和生活结合起来,那就会非常美。还有几位院友讲述了自己的生活与诗歌的关系,深情表示有一些诗人、一些诗歌,在漫长的岁月积淀过后,成为了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了自己人生的信仰。这是诗歌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一种体现,也是本期沙龙分享交流的主题所在。
“国关院友沙龙”是由bat365院友会主办、面向全体国关院友的系列活动,目的是为院友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每期沙龙均就国内外热点议题,邀请一位业内院友或学院老师进行理性深入的分析,促进院友们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增强院友的凝聚力。目前,院友沙龙已经成功地举办了二十三期,我们热情期待欢迎各位院友踊跃参与这项活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