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日下午,由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主办的“bat365在线登录网站2015年秋季外事系列培训”第二讲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台湾研究院经理、bat365李义虎教授以“从‘习马会’看两岸关系”为题,为与会者解读11月7日“习马会”的背景意义及其对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的过程和特点。讲座现场热烈活泼,内容颇具启发性,李义虎教授还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就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回答并提出了不少独到见解。
“习马会”登场 震撼效应
李义虎教授指出,此次“习马会”具有震撼效应,一方面是因为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是因为此事确实重大,在很快得到海峡两岸高层的证实后大家恍然大悟,一件历史性的大事来到跟前。国台办张志军主任强调,这是海峡两岸在仍然存在政治分歧的前提下,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做出的务实安排。两岸最高领导人选在新加坡的会面,受到了两岸华人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李义虎教授认为此次会面有三方面重要意义。一,这是两岸66年来首次领导人会面,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突破。近年两岸关系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局面,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在经济领域进行深入互动,社会交往也取得了蓬勃发展。经济合作方面,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已经签订了23项协议,涉及医疗卫生、共同打击犯罪、司法互助、农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社会交往方面,台湾已有8000多万人次来到大陆,去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900万人次,青年就占十分之一,应该说社会性交往的局面已经形成。但在经济社会互动如此密切的背景下,两岸领导人的互动在“习马会”之前仍为“隔空喊话”,没有直接见过面,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一种罕见的现象。因此,“习马会”的举行是对两岸领导人见面难题的突破,也是两岸关系的重大突破。
二,会面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回答了两岸关系走向何方的问题。李义虎教授提到,近年来台湾内部政治生态发生重要而敏感的变化,民意结构变得越发复杂。根据目前民调数据,明年1月举行的“二合一”选举,台湾政坛可能出现再一次政党轮替;加之去年“九合一”台湾地方选举国民党完败,社会气氛对蓝营不利,两岸关系走向何方也令人关注。
三,“习马会”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的动力由协议拉动型转到领导人直接沟通。李义虎老师表示,2008年5月以来,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会长每次会面基本都能签订三四个协议,协议成为两岸关系成果的集中体现,海峡两岸关系依托协议的签订而迅速发展。但反服贸等运动表明,靠协议拉动两岸关系发展已经到达瓶颈,必须找到新的动力。近两年,国台办与陆委会的沟通对促进两岸关系有推动力,但作用仍显不足;此次将两岸关系拉高到两岸最高领导人会谈层面,势必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对于以“先生”名义会面、把会面地点选在新加坡,李义虎教授也解读了其中的特殊意义。其一,九三年“汪辜会谈”的地点就是新加坡,习马在新加坡会面可以接续“九二共识”,体现了历史传承;其二,新加坡是华人社会,体现了中华文化背景;其三,新加坡领导人曾为两岸做过许多穿针引线的工作,有人情因素在里面。
谈回顾:两岸领导人会面问题
李义虎教授回顾了两岸关系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节点。1979年元旦,通过《告台湾同胞书》,大陆方面将过去的“解放台湾”调整为“和平统一”政策,呼吁两岸举行和平谈判。1983年9月底,叶剑英提出“叶九条”,倡议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举行和平谈判。这里面就有两岸领导人会面的问题。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表八项主张,被台湾方面称为“江八点”,其中第八点建议两岸高层互访,认为“鸡犬相闻,不能老死不相往来”。1995年3月份李登辉提出“李六点”,称可以高层互动;连战也曾发表“连四点”,颇具民族情结和中华意识。但1995年6月份李登辉不顾大陆方面反对执意访美,致使第三次台海危机发生。1997年下半年虽出现缓解迹象,江泽民甚至愿意放下身段表示可以先到台湾访问,但囿于当时的政治条件和政治气氛,两岸领导人会面始终没有成型。
2000年台湾选举实现政党轮替后,江泽民、朱镕基和国台办分别“喊话”,希望台湾当局能够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表态。但刚上台的陈水扁虽也希望缓解两岸关系,甚至说过请江泽民、朱镕基到台湾外岛喝茶,但他在2002年又提出“一边一国论”,不仅对“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的原则性问题始终没有回答,还直接挑战一个中国。所以,当时台海局势很紧张,根本不具备领导人会面的政治条件和氛围。
2008年马英九上台执政后,提出接受“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两大主张,两岸关系出现大幅度改善,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这段时间内,双方均提出过两岸商谈和签署和平协议的建议。大陆方面领导人的主张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从胡锦涛提出的“一中框架”,到习近平的“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对台政策包容性更大。但习近平也指出,“两岸的政治问题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表明台湾问题的紧迫感始终存在于现任国家领导人思想中。而马英九也提出“历史定位”问题,迫切希望与习近平会面。
说难题:身分、名义、场合、两岸定位
身分、名义、场合与方式的安排等许许多多的细节决定着领导人会面时能否顺利进行,用字的讲究、礼仪的规范与政治原则的协调无不考验两岸如何在不同的政治理念以及基础共识之间取得平衡。漫长的历史背景与横跨六十多年的鸿沟造就了敏感的政治议题,会面时领导人的身分与名称隐含着两岸分歧的政治理念,也隐含着两岸定位问题的悬而未决。李义虎教授在演讲过程中以当初陈云林以海协会会长身份首次访台时与马英九会面的称呼、遣词用字为例,诠释两岸领导人在沙盘推演后对身分、对称谓的精细讲究,展现出两岸领导人极高的政治智慧。
两岸领导人会面时所面临的难题,亦表明现在两岸定位问题尚未彻底解决。李义虎教授指出,如何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使两岸定位获得共识是最基本、最根本的问题。纵然近年两岸学者纷纷提出各种两岸定位模式,包括台湾方面提出过的“一国两治”、“一国两府”、“一国两体”等定位模式,然而两岸定位是一门细水长流的研究,或许更多的沟通与交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定位问题。
论成果:两岸关系的“定锚”
即便两岸之间依然存在两岸定位上理念的差距,但这次两岸领导人会面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李义虎教授指出,习马会之所以能够成功举行,仰赖于两岸和平发展的成果、“九二共识”的政治互信基础、多数民众的支持以及官方间交流与互动的不断提升。不仅大陆主流意见支持习马会,台湾蓝营对习马会多表支持,绿营亦对习马会采取“尊习打马”策略。横跨六十六年的历史,两岸领导人终于不再隔空喊话,而是以直接的沟通交流取代从前的解读与误读,国际间对习马会的乐见与认可也代表着两岸和平关系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
习马会的成功也替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树立标竿,划出底线。如果说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之“锚”,那么习马会上所强调的“九二共识、一中框架”等政治互信的基础,便产生了“定锚”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夯实了“九二共识”的基础地位。这有助于维持两岸发展的大局面,持续推动两岸和平发展。
影响:关于两岸政策路线
习马会的时间点距离台湾大选仅有两个多月时间,作为两岸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又会对选举产生怎样的影响?李义虎教授表示,习马会对台湾的选举影响有限,而且没有必要去影响选举,习马会真正产生的影响在选后,习马会让人关注的是两岸关系,在选后,“我们关心新的当局在两岸关系方面执行的路线和政策,我们要看这个党,这个领导人是执行什么样的路线,尤其是大陆政策,这个是有底线的。”此次习马会确立出“坚持九二共识,符合一中框架”的底线,作为衡量未来台湾对大陆政策的标准,将对选举结果起到制约作用。
在现场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到:“从反服贸、反课纲当中,我们可以看见台湾青年力量的崛起。他们对两岸的看法跟上一辈不同,这对两岸关系将会有什么影响?”李义虎教授由此疑问谈到了过去bat365的员工接待台湾同学的经历,指出两岸学子在身份认同上有时会发生争执,但经过双方互相交流后便能化解。他认为,从中华民族的基点出发,与台湾展开交流,让两岸青年打成一片,共同讨论中华文化,以“文化”为主轴,应能找出最好且最适合的交流方式,达到“心灵契合”。
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画下句点。诚如李义虎教授所言,习马会台前幕后的深意,不仅展现了两岸交往互动的新形式,以国际视野的角度来说,也是为维持台海地区的稳定所做的努力,更为亚太地区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文/余物非、欧阳大方、周思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