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12年参加过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组织的关于G20的研究,那时候的话题是要不要申请主办G20。因为今年轮到亚洲,要么是中国,要么是日本,要么是印度尼西亚。现在回头来看,G20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个很成功的事情。我想这次G20的会议跟以往相比,它如果说有什么贡献的话,可能是在全球经济到底“以何为抓手”这个问题的解答上。
历史上,通常有三个办法来应对经济问题:一是调整关税,二是调整利率,三是建立投资规则,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而这次中国提出要创造需求,把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跟“一带一路”倡议融合起来,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包容性的增长,把饼子做大,创造需求,从而促进全球的增长。这个想法很务实。此外,此次峰会让共享的理念超越传统的理解,把中国的市场融入世界市场当中。需要强调的是,G20机制“要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G20是一个大型的多边会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收获不是开会本身。如果只是为了办会而办会,显然不会很难,无非是外交礼仪上的事情。但如果涉及国内政策,涉及国家间的合作与协调,就不仅是开会那么简单了。
就我个人的观察,对于中国来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是来自于日常参与协调的人员队伍。这支队伍首先要有国际化能力,会外语,了解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规则;其次是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三是增加队伍的灵活性,跨越体制内外的界限,活用能够真正参加上场谈判和交流的人才。
来源:http://news.cqnews.net/html/2016-09/09/content_384832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