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投票前几天,我在夏威夷参加一个主题为“一带一路”研讨会。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派出人员旁听了。会间我问他们:“这中一带一路里头,你们关心什么?”有来自太总的人回答说,美国可能转向,与其花那么多精力在海外到处建基地,不如把美国自己的基础设施做得好一些,例如夏威夷的公路。现在看来,特朗普先生的当选,确有社会基础。
一、中美两国关系现状
美国的新总统刚刚当选,离上任还有两个多月。我们为什么这么关心未来的两国关系? 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两国关系现状中确有值得担忧的地方。以TPP, TTIP为例,美国领导人多次说 “不能让中国牵头制定多变贸易规则。” 在东海、南海,数十年的主权和权益争议,沉渣泛起。美国等国国家的军机、军舰多次公开登场。
所幸中美之间在2015年巴黎会议前找到了在应对气候变化课题上合作的途径。我做国际关系研究,听到过我尊重的外国同行感叹:在当时的气势下,如果连气候变化议题都无法合作的话,中美两国下一步指不定就得准备打起来了。其实,要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国际间的协议不是必要的前提。这是大家都清楚的。2016年美国大选的两位候选人,对中方而言,一位太生疏,一位太熟悉。我们常讲“观其行”重于“听其言”。这没错。但是,显然,对美国大选中出现的言论充耳不闻,也不是选项。
听说今天在座的有媒体界的朋友。我看,中国有太多媒体以娱乐的态度报道美国大选过程,其中包括对参选人不尊重的所谓花边新闻,这种做法有负面的影响,会刺激想跟中国友好的美国人士。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家庭,同一件事,家里人能批评,邻居要参与讨论,就不得不有所讲究,才不至于招致怨恨。
二、怎么看美国总统候选人“对中国严厉”的言辞?
这次美国总统竞选过程中,两位候选人都多次提到了中国。而且,其中共同点是要对中国厉害一点(get tough on China)。那么,这些言辞,对思考中方与新一任总统领导下的美国交往中,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
一方面,在多媒体、自媒体时代,竞选人往往就得把话说的很满。这种情况,有点像标题党刷屏,主要是为了吸引眼球。另一方面,外交不是这次美国大选的核心话题。两位候选人都没有聚焦中国,在提到中国的时候,多半是因为别的话题而引起。
我们更需要了解的是,大凡美国大选,出现“对中国严厉”的主张是一种惯例。“对中国严厉”姿态的背后有四种可能性。一是要激励美国社会奋发图强;二是候选人之间比气势,不能被指责对外软弱; 三是“放气球”看中方如何接招;四是与美国的军事同盟讨价还价。
其实,这种公开言论,没有明说的部分才是更需要揣摩的。在聆听这一边,有所领悟的时候,也没必要公开表达。
历次美国大选,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他们的核心诉求都是要让美国强大起来。 但这次,与中国话题相关,美国社会确实存在一种脆弱感。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上升,GDP增长率比美国高,亚投行、一带一路等中国牵头的项目,美国没有积极参与,但是中国也做起来了。美国社会担忧他们跟中国之间出现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转变,所以特朗普先生的言辞得到了很多支持。
三、思考中美关系的核心是我们自己该做什么
中方不应被竞选言论所困,或者等待候任总统的新言论的出现。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美国大选除了选出新总统外,还选出新一届国会、地方议会、对各种法律法规进行公投。而国会的参众两院,特别是其中的涉外事务委员会、资深议员们继续握有行政部门运营所需的拨款大权。从美国联邦政治运行的态势而言,国会没有与行政当局在与涉外议题上相向而行的义务。
说到国会,中国的全国人大、地方人大与美国国会、地方议会的日常性交流,做了一些。我们在学校里,有时候也被邀请参与其中。这是好事。同时,提高交往频率和效果的空间还很大。
接下来的中美关系,我们怎么去经营呢?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对方,正因为不熟悉特朗普候任总统和他的团队,所以更需要跟他们接触,努力避免两国政府部门之间的交往因美方总统权力交接而断档、出现误解。
其次,中美双边战略与经济对话,应该坚持。当然,也需要继续探索如何使对话的准备、执行和后续更有效。
第三,将中美双边投资条约(BIT)尽快谈下来。同时,中方应将中美BIT作为未来与其它国家之间初次谈判或更新谈判的范本。
第四,让美方更多地理解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特别是在涉及美方关注、抱怨的议题上,让对方了解中方的难处和工作进度。也要注意到美国去宣讲“中国模式”所能引起的反感。
第五,凡是有利于中国国内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国际承诺,不因美方立场变化而减份或退出。这包括气候变化课题。
最后,中方当然会继续留意美方在涉及中国话题上的言论。在美国,不论是哪个党、哪位个人执政,美国‘不能输给等量级竞争者 (peer competitor)’的政治诉求很强。继续听到“对中国严厉”的言辞,不要意外。
总之,在我看来,观察、思考未来中美两国的关系,核心是我们自己该做什么,而不可以是停留在跟踪、评论美国人说了什么。
文章来源:http://business.sohu.com/20161125/n4741686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