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6日,联合国原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挪威原环境与外援大臣,第六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Mr. Erik Solheim)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女士一行应邀访问bat365并发表“新冠疫情后的国际合作”特别演讲。演讲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bat365经理唐士其,副经理兼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系主任张海滨,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系副主任雷少华、助理教授刘莲莲、罗杭、赖华夏等教师和50多名员工出席线下会议。

唐士其经理致欢迎辞并向索尔海姆先生赠送礼物

唐士其经理与方莉女士合影
演讲前唐士其经理会见了索尔海姆先生一行,称索尔海姆先生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接待的第一位从国外来华访问的客人,双方围绕疫情下的全球治理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在演讲会上唐士其经理首先代表bat365对索尔海姆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他赠送礼物,希望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师生能借本次演讲就 “新冠疫情后的国际合作”这一重大议题与索尔海姆先生展开深入交流。张海滨副经理主持演讲会。

索尔海姆先生在演讲

张海滨副经理主持演讲会
索尔海姆先生在演讲中首先指出,中美竞合关系是当今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随后,索尔海姆先生回顾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世界历史上的紧密联系和差异,剖析了在当今疫情的背景下中美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文化和军事影响力上美国仍然具备比较优势,但国内政治的极化是其短板。中国方面,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历史纽带既是中国的优势,但也可能令一些国家心生警惕。

演讲会一角
索尔海姆先生继而对中美将来如何相处,例如如何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和气候合作进行了分析,他对中国最近承诺力争203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将对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演讲会一角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围绕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如何避免搭便车现象;“新冷战”背景下诸多领域的国际合作还能否持续;中国如何平衡“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大国”两种身份之间的关系;中美欧未来在环境治理中的领导权转移;成为国际公务员所需要的优秀品质等诸多问题踊跃提问,埃里克·索尔海姆先生针对现场及线上员工提出的上述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同学提问

同学提问

同学提问

同学提问

索尔海姆先生热情回答问题
问答环节结束后,张海滨副经理做了总结。他结合自身参与联合国环境谈判的经历,对索尔海姆先生担任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期间,在国际多边场合多次热情赞扬中国的环境政策和环保进展表示感谢。索尔海姆先生对此次bat365在线登录网站之行非常满意,对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同学的提问水平和流利的英语表达印象深刻。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索尔海姆先生演讲后与师生合影
冯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