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内华达大学蒲晓宇老师做客国关博士生论坛
10月27日下午,美国内华达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蒲晓宇博士莅临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国关博士生论坛,以“新兴大国的地位选择:中国与巴西的区域与全球战略比较”为题,与同学们分享了有关新兴大国地位选择的相关学术思考。
蒲老师先是对国际地位研究的现有文献进行了梳理。既有研究认为国际地位是一种稀缺资源,新兴大国提升地位,一般是优先成为地区大国,再谋求全球影响力。但是蒲老师认为地位并非总是一种稀缺资源,在某些情况下国际社会甚至出现了地位充足的现象。地位虽然常常与物质实力有关,但最根本上带有社会与文化属性。在实践中,新兴国家未必总是优先在本区域谋求更高的地位。
与中国优先发展在本区域的影响力不同的是,巴西更注重提升全球影响力而非优先巩固其区域领导地位。为了解释新兴国家的不同战略选择,蒲老师在国际地位研究方面,提出了“地位选择”这一概念。针对这一概念,蒲老师提出三个假设:第一,若在现有地位俱乐部缺乏竞争优势,新兴国家很有可能创造或加入新的俱乐部;第二,当加入高地位俱乐部代价过高时,新兴大国倾向于选择躲避战略;第三,若新兴国家对于某一特定共同体的认同度越高,其更愿意为相应的地位俱乐部贡献力量。蒲老师结合最近在巴西智库和外交部门的考察和访谈,比较了中国与巴西在区域和全球外交布局的异同,对相关假设进行了论证。通过对中国和巴西的对比研究,蒲老师得出结论:新兴国家地位选择是竞争性的但并非总是零和游戏;新兴国家并非总是谋求地位扩大,而是在综合各种条件的前提下做地位选择;区域霸权并不总是新兴大国展开全球外交的必要前提。
演讲完毕,蒲晓宇老师与多位博士后和博士生对中国和巴西的地位选择展开相应讨论。各位同学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问题。蒲老师与大家展开了充分的互动交流,逐一作出回应和点评。他提出的“地位选择”分析对于理解新兴大国、区域秩序与全球秩序的复杂关系具有很大启发性,使得同学们获益匪浅。此外,蒲老师还就博士论文和发表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简要论述。 他认为博士生阶段应该把学术发表与博士论文做通盘的规划,需要优先考虑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需要一定的可完成度,而研究和发表议程可以比博士论文更为宽泛。 读博士期间不需要把所有想法都放到博士论文中。博士论文没有写完的想法,可以放到未来研究议程中去考虑。
嘉宾简介:
蒲晓宇,美国内华达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他先后在南开大学、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硕士学位,2012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 2012-2013年度,他在普林斯顿-哈佛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项目从事博士后研究。
近年来在中英文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包括: International Security、The China Quarterly、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sian Affairs、《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中国大陆研究季刊》(台北)等刊物。蒲晓宇担任《外交评论》编委,先后为20余种国际期刊担任学术审稿人,3次被International Security评为年度优秀审稿人。2016年他在巴西瓦加斯基金会(FGV)国际关系中心任斯坦顿学者(Stanton Fellow)。